2012年12月14日星期五

學會及時宣洩自己的情感,學會表露與表達有助健康


學會自己找樂子(選摘自何裕民教授《別讓癌症盯上你》)

何裕民教授
我們的經驗顯示:治療癌症,除了藥物作用以外,更重要的在於幫助患者逐漸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宣洩自己的情感,這有助於癌症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得了癌症是件不幸的事。但不要生悶氣,要把積壓在心頭的『怨氣』釋放出來,要善於自得其樂。要會說、會哭、會笑、會宣洩、會傾訴、及時從痛苦中走出來。

其實,不僅僅是患者,健康的人們也應學會及時宣洩自己的情感,學會表露與表達,而不要做『悶葫蘆』

7年前,我接診過一位晚期鼻咽癌患者。剛來時,情緒特別糟糕,聲音嘶啞,並且已經出現吞咽困難的情況。我對她進行了全面了解後,得知她工作兢兢業業,做事非常認真、謹慎,年輕時期生活不太順利,且很內向,不太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及情感。由於受挫感明顯,因此內心不太相信任何人。

我明確告訴她的親友,治療的關鍵是幫助她願意及時表達內心的想法,善於宣洩情感,家屬表示理解與積極配合。首先,幫助她建立起對我的信任。其次,有意無意地經常讓她與康復的患者多溝通與交流。每次門診,我則常常與她輕鬆交談。漸漸地,患者的話語多了起來,情緒開始有所放鬆。幾個月下來,病情也明顯好轉。她常常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且每每有爽朗的笑聲。

5個月前,她已經度過了5年生存期。她在回顧5年的治療時說:『開始很灰心,但逐漸覺得自己能好起來,相信教授能治好我的病,他治好過許多比我還嚴重得多的患者。我知道聽他的話沒錯。我原來很鬱悶,與誰都不想多說話。後來,把何教授的話當『聖旨』,他讓我怎樣治,我就怎樣治。他讓我參加什麼活動,我就去參加,我在那裡認識了許多朋友,心裡話也跟這些朋友說。心胸也就開闊了,人也輕鬆了,一晃眼5年過去了,病也就慢慢地好了。





培養興趣愛好,轉移壓力,有益身心健康


『有興趣,就會有個寄託、有個希望,把鬱悶等往興趣上宣洩了,壓力也就自我釋放了,心理也就能夠趨於穩定。』——何裕民教授

* * * * * 文章節選 * * * * * *



培養興趣,轉移壓力
(選摘自何裕民教授《別讓癌症盯上你》)

有一種能夠幫你釋放壓力的重要通道,叫做培養多種興趣愛好。興趣愛好越廣,壓力釋放的管道就越多,心理就越容易平衡。

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中國古代的大家閨秀,為什麼都要學做女紅?為什麼要學琴棋書畫?褒義地說,是提高她的文化修養、陶冶性情。貶義地說,她們整天待在閨房裡,天天與丫頭兩兩相望,那時候,有沒有網絡和電視,沒有消遣的工具,不生病才怪。所以,要她透過這些東西,轉移注意力,傾注自己的情感,釋放鬱悶或壓力,有了支撐點,就會減少情緒波動和負面的情緒。所以,要培養多種興趣愛好,且越多越好。

健康者也同樣需要培養多種興趣愛好,這個興趣愛好的含義很廣,可以是很高雅的:如聽聽音樂、玩玩琴、棋、書、畫等等;也可以是很一般、很平民的,如打打牌、打打麻將、聊聊天等。反正,要把時間好好安排一下。有興趣,就會有個寄託、有個希望,把鬱悶等往興趣上宣洩了,壓力也就自我釋放了,心理也就能夠趨於穩定。

有位胰腺癌患者是個美術愛好者,他生胰腺癌時已經出現黃疸,在上海的一家三甲醫院裝了支架,沒辦法進行手術、化放療,一直用中醫藥治療,現在已經是第5個年頭了。第3年時,他就把支架拔了。前段時間,他總結他的康復之道時,覺得對康復最有幫助的就是寫生和畫畫。他現在只要身體許可,就拿著畫板到野外去寫生,甚至遠足到江蘇等地畫油畫、寫生。他把所有的興趣愛好都寄託到了畫畫之中,因此,活得很充實,也康復得很好。



(選摘自何裕民教授《別讓癌症盯上你》,圖片取自網際網絡)

真誠關心與正向支持,永遠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推薦閱讀

——「這男孩現在狀況好很多,有天他跟我說「遇到你,我才覺得有媽媽。」如此證明,真誠關心與正向支持,永遠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不管是癌症或其他疾病,那種莫名的恐慌都不會讓人想去了解,第一反應都是先躲開再說,在這種不求甚解的情況下,人變得更無知,就很容易傷害到他人,所以才連「癌症會傳染」這種很扯的話都說得出來。」——莊苹,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行政中心主任

轉載自:專訪《人間異語︰不願意關心人 什麼病都會傳染》2012年07月19日


* * * * * * * * * * *

《人間異語︰不願意關心人 什麼病都會傳染》

Q:你在醫院從事醫護工作20多年,為何人們會害怕重症患者?

A:不管是癌症或其他疾病,那種莫名的恐慌都不會讓人想去了解,第一反應都是先躲開再說,在這種不求甚解的情況下,人變得更無知,就很容易傷害到他人,所以才連「癌症會傳染」這種很扯的話都說得出來。

我83年到性防所服務,以愛滋病來講,當時所有人怕愛滋怕到你無法想像。大家都認為,愛滋病人一定黑黑、瘦瘦地,然後身體長滿卡波西氏肉瘤。但它明明是一個由血液、體液傳染的疾病,只要了解傳染途徑,有什麼好怕的?剛開始,我老公也會說同性戀是怪胎,我媽也叫我少跟這群人混在一起。大家都認為感染者一定是性開放,才會感染愛滋。這種內化的主觀概念,讓整個社會充斥著對愛滋疾病的負面烙印 。


>> 關心包容獲取信任

Q:你如何理解愛滋?

A:當時全台灣有150位愛滋帶原者,我接觸的個案約有50位。我發現感染者非常孤獨,根本融不進任何族群。他們常向我求助借錢,家人不幫他,社會又拒絕,我不幫他,難不成要看他們餓死。有些同仁跟我爭辯,認為愛滋感染者為何不直接站出來,告訴大家「我是感染者,不要歧視我!」我說,社會不容許,出來一個,死一個。

像我認識的感染者Michael,他為保持體面,一年四季每天穿著西裝,只為證明自己沒病。還有小林,從他感染後,家人、公司都不要他,最後是朋友和關愛之家收容他,他現在過得不錯。我用朋友的角色親近他們,倘若你真正關心一個人,根本不會在乎他的身分。我不特殊或邊緣化任何病人,也因為這樣的包容,才能獲得他們的信任。

Q:這些個案健康情況好嗎?

A:我認識的這50個個案,每 3到4個月會來醫院接受治療,每個人狀況都穩定。醫療愈來愈進步,病人存活率提高很多,只要接受治療,沒有幾個人會發病。

輔導每個個案,我了解他們首要的是情感的滿足。像現在有個78年次的孩子,他追求性與毒品,我花很長的時間陪他,他只要出事,都找我。等他大一點,我問他,如果你做的這些行為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還要繼續嗎?這男孩現在狀況好很多,有天他跟我說「遇到你,我才覺得有媽媽。」如此證明,真誠關心與正向支持,永遠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轉載自:專訪《人間異語︰不願意關心人 什麼病都會傳染》2012年07月19日(記者許家峻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