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

走過癌病 • 走回大自然 ( 
周亞暹,馬來西亞馬六甲)


走過癌病 • 走回大自然

周亞暹

女 / 66嵗 / 子宮頸癌第3期 / 
馬來西亞, 馬六甲

我熱愛生活,喜歡活力充沛地度過每一天。我有一個隨身的寶貝,就是我的呼啦圈,它已經跟著我十多年,晚上要把它放在身邊才睡得安穩。50歲我才學開車、考車牌,我知道求人難,所以凡事都喜歡靠自己。我的家鄉在馬六甲郊區的一個小鄉村,我們有一片2英畝大的菜園,種植了十多種蔬菜,這片菜園陪著我和丈夫十多年,幫我們養育了4個女兒和2個兒子。如今,六個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轉眼我就來到了含飴弄孫的年紀。卻沒想到,在這個時候,我居然患上了癌症。


平静面对患癌的事实

我們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天主是我們全家的依靠。2008年12月25日,在外地工作的兒女回來陪我們慶祝圣誕節。那天,細心的女兒發現,我走路的時候腰彎得利害,問我怎麽回事。我告訴她最近一個月腰骨非常酸痛,而且陰部還會出血。女兒聼了覺得非常不妥,第二天特地請假帶我去附近的醫院看婦產科。醫生檢查我的子宮,做抽樣化驗,并建議女兒帶我去做全身的驗血檢查。當天我在一閒私人診所抽血檢驗,女兒回吉隆坡等結果。

幾天后,我去診所詢問結果,醫生很老實地告訴我,我的癌症指數很高。當時我的心裏有一些擔心,但是並不會太害怕,覺得既然來了,就要接受。醫生看我這麽平靜,說我很堅強。他說,其他人一聽説自己得了癌症就哭,有的人甚至哭得沒辦法走路。我說,反正人總是要走的,尤其是老人家,遲早要走,天主會保佑我們的。走出醫院后,我沒有告訴任何人。當女兒打電話回來時,我告訴她,我已經知道了,叫她不必擔心。經過醫生確診,我患的是子宮頸癌。


當時,在吉隆坡工作的兒子Alan認識幾位朋友,剛巧朋友所在的公司“東保”代理抗癌中藥“天仙液”。Alan向朋友詢問了詳細情況后,希望天仙液可以對我的病情有所幫助,2009年1月2日我開始服用天仙液。

在那段期間,幾個孩子帶我在吉隆坡、馬六甲看了幾個不同的醫生。2009年農曆新年后,甚至帶我到新加坡檢查。這期間,幾個醫生都擔心地對我說,爲什麽拖延了2個多月還不做治療,已經很嚴重了,子宮頸裏面已經潰爛,已經無法做手術,只能做電療和化療。每一位醫生都算出了一筆治療的賬目給我們,都是馬幣幾十千幾十千的數字。

天仙液加好医生,找回健康


最后,其中一個女兒建議我去馬大醫院治療。這時我對檢查已經有了恐懼,檢查的過程非常不舒服,我實在不想再檢查了。但是還是隨著女兒到了馬大醫院。迎接我的是一位40多嵗的年輕醫生林醫生,也許是緣分吧,我一見到林醫生,心裏就有一份很高興的感覺,覺得他是一位好醫生,直覺他可以治好我的病。這是為我檢查的第七位醫生。林醫生為我檢查后,很親切地對我說:“不必害怕,你的情況還可以開刀,有80%的機會,我也經常幫七八十嵗的老人家開刀,一定沒有問題。”

在醫生的安排下,2009年2月26日做手術,切除了子宮、尿道和周圍的淋巴,挂了一個尿袋在身上。手術做得很順利。手術后第3天我就可以下床,身體恢復得很快。三個星期后,3月尾開始做化療。我很害怕做化療,每次化療都要躺在醫院打點滴10個小時,而且副作用讓我非常辛苦,頭髮掉光了,嘔吐,吃不下飯,聞到別人煮菜的味道就想吐,所以每次化療后都要暫停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但是因爲有天仙液和天仙元氣精華的幫助,在每個化療休息的間隔期,我的精神都恢復得很快,頭髮也長回來了。就這樣,一直到2009年9月終于完成了4次化療。2009年10月份的檢查報告顯示,我體內的癌細胞已經干凈了。為了安心接受治療,我在吉隆坡的女兒家暫住了10個月。當我精神愉快的返回馬六甲的家園,周圍的鄰里都非常驚訝于我的“健康復活”。

化疗副作用的阴影

經過這整個化學療程,我對化療有了恐懼,不希望有一天又要倒回醫院做化療,所以我繼續用心地服用天仙液,預防癌症的復發。有了天仙液的幫助,我很快就恢復了精神和體力,已經可以輕松開心地玩我的呼啦圈。在這期間,周圍的朋友也向我介紹多種其他的保健品,但是我覺得天仙液給我的感覺最明顯,喝下去后可以感覺到身體的血液在流動。化療后我的小腿出現許多潰爛的傷口,我突發奇想,自己用喝過的天仙液瓶子、瓶蓋上剩下的殘渣涂抹在傷口上,幾個星期后,本來潰爛出水的傷口慢慢變干收口了,也不痛了。現在天仙液成了我的另外一個寶。


学会放下,轻松享受生活



患上癌症之前的我,生活過得不快樂,那時的生活很緊張,每天都必須起早摸黑地照顧我的菜園,因為蔬菜的采摘和售賣都必須及時掌握最好的時間,我幾乎沒有所謂的休息日,甚至新年的大年初一我都要在菜園施肥或收割。加上天生是個急性子,脾氣比較急躁,緊張的生活把我搞得很不開心,常發脾氣。自從患上癌症后,為了好好養病,我把大部份菜園出租給別人打理,只留下一小部份給自己。放下了菜園的工作之后,我終于輕松了許多,可以過上比較休閑的日子。現在,去菜園走動反而成了我的樂趣,可以輕輕松松地疼愛我的蔬菜瓜果。


雖然我知道要改變自己急躁的性格和脾氣不是容易的事,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讓家人相處更愉快,我希望可以學會讓自己慢下來,放下不必要的緊張和壓力。我相信,心平氣和、悠閑自在的生活,才能讓我擁有真正的健康。

感恩天主的恩赐

感謝天主的恩賜,讓我在癌病中看到了圍繞在身邊的幸福。我喜歡和丈夫一起呆在家鄉,不喜歡在兒女們工作的大城市生活,大城市的空氣太污濁,每天看到的除了樓房還是樓房。在家鄉,我的屋子周圍有許多果樹花草讓我打發時間,熟悉的鄰里常來串門聊天。每逢節假日,在外地工作的兒女們會帶著可愛的孫兒回來和我們團聚,兒孫們都很疼愛我。

家鄉的天地很開闊,有新鮮的空氣和陽光,還有那鄉野上的風,總是讓我舒服陶醉。夜晚的天空,有清晰美麗的星星和月亮。我喜歡大自然的一切。我喜歡行走在鄉間的土地上,感受大自然賜予我的生命和能量。

2011年12月9日,我(前排左)非常荣幸在国际癌病康复协会在吉隆坡举办的抗癌勇士表扬晚宴上获颁“快乐阳光奖”,由国际癌病康复协会总会长卢继徽先生(前排右)颁发证书及鲜花给我。



 (文稿/图片提供:2010年3月)

洋葱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洋蔥比骨質酥鬆症的藥有效】

家庭主婦不愛用洋蔥做菜,處理時會讓人流眼淚,很多人也洋蔥味。除非是手藝高超的洋蔥料理,否則真的很難找到洋蔥的熱愛者。但是想要讓自己骨骼結實、身體長得高、預防骨質酥鬆症的人,最好還是乖乖地捏着鼻子吃洋蔥吧。


因為權威期刊“自然”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洋蔥是最能夠防止骨質流失的一種蔬菜。洋蔥預防骨質流失的效果,甚至比骨質酥鬆症治療藥品“calcitonin”還要好。

研究人員讓雄性大白鼠每天吃一公克干洋蔥,連續四周後,公白鼠的骨質平均增加了13.5-18%。另一組實驗則發現,讓大白鼠食用含有洋蔥的混合蔬菜,也能夠減少骨質流失問題。第三組實驗則是讓摘除卵巢的雌性大白鼠每天吃1.5公克的洋蔥,結果骨質流失的速率減少了25%。更值得注意的是,洋蔥的保健功效在短短12小時內就看得到了。

研究人員認為,洋蔥的效果可能來自於“預防骨質流失”,因此想要利用洋蔥保健的人,每天可能要吃上200~300公克(10盎司)的洋蔥,才能夠預防骨質酥鬆症。

醫食同源,在我們日常食物中,有很多蔬菜水果都具有藥物般的療效。像西餐裡少不了的配菜洋蔥,它對身體的好處簡直超乎想像。洋蔥炒蛋,或洋蔥炒牛肉,都是美味無比的健康菜;而洋蔥還可以用來生吃或榨汁喝,根據醫學實驗,它更能發揮多種神奇療效。


【洋蔥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

據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平均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HDL含量(HDL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種被認為有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膽固醇,也是一種的好的膽固醇。)

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以保護心臟,這原是個民間偏方。


【洋蔥可以分解脂肪】

克多博士在自己的診所裡對病人進行實驗,證明洋蔥確有提升好膽固醇的療效,不過洋蔥煮得越熟,越不具效果。克多博士讓診所裡的心臟病人每天吃洋蔥,結果發現洋蔥裡所含的化合物也能阻止血小板凝結,並加速血液凝塊溶解。所以,當你享用高脂肪食物時,最好能搭配些許洋蔥,將有助於抵銷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血液凝塊;所以說牛排通常搭配洋蔥一起吃,是很有道理的。


【洋蔥可以預防胃癌】

洋蔥和大蒜、大蔥、韭菜這些蔥屬蔬菜,因含有抗癌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在中國山東省一個胃癌罹患率很高的地方所做的調查發現,當洋蔥吃得越多,得胃癌的機率就越低。


【洋蔥可以對抗哮喘】

洋蔥含有至少三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由于洋蔥可以抑制組織胺的活動,而組織胺正是一種會引起哮喘過敏症狀的化學物質;據德國的研究,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洋蔥可以治療糖尿病】

很久以前,洋蔥就被用來治療糖尿病,到了現代,醫學也證明洋蔥確實能夠降血糖;而且不論生食或熟食,都同樣有效果。原來洋蔥裡有一種抗糖尿病的化合物,類似常用的口服降血糖劑甲磺丁胺,具有刺激胰島素合成及釋放的作用。


【洋蔥還有其他多種療效】

洋蔥的妙用還不止上述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洋蔥還可用來防治失眠:將切碎的洋蔥放置於枕邊,洋蔥特有的刺激成分,會發揮鎮靜神經、誘人入眠的神奇功效。

感冒的時候,喝加了洋蔥的熱味噌湯,很快就可發汗退燒。如果鼻塞,以一小片洋蔥抵住鼻孔,洋蔥的刺激氣味,會促使鼻子瞬間暢通起來。如果咳嗽,以紗布包裹切碎的洋蔥,覆蓋於喉嚨到胸口,也可以很快抑制咳嗽。

(全文转载自网际网络,供参考)

《癌痛关怀》:我们不要这种痛(文: 林艾萱)



星洲日报副刊《癌痛关怀》:我们不要这种痛(文: 林艾萱)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地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清楚诠释医学的精神: “医学的任务,不仅是救人,最重要的是减轻病人的痛苦。”

——在癌症治疗上,特别是在临终关怀的时候,永远都需要把病人的身体痛苦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调查都清楚显示,末期病人最大的关注是身体上的疼痛。(冯以量)

——只要病人有自主地决定要何时烦恼、要何时不烦恼,那么也是一种成长。因此,一同去悲伤、一同去经历悲伤、一同和病人同在,让病人知道他的疼痛有人懂、有人看见。(冯以量)

——疼痛管理超越一切
——“免于疼痛”是基本人权。


* * * * * * * 全文轉載 * * * * * * * *


星洲日报副刊《癌痛关怀》:我们不要这种痛

《癌痛关怀系列六之五》 文: 林艾萱(22/06/2012,星洲日报副刊)


>> 冯以量:只需要心与心联结,那个痛,就没有这么痛了……

>> 引言: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地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清楚诠释医学的精神: “医学的任务,不仅是救人,最重要的是减轻病人的痛苦。”

医生使用四种生命征象来诊断疾病,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而世界卫生组织在数年前已将疼痛指数列为 “第五生命征象”,医生在诊断疾病之前,最优先及最重要需要处理的,就是让病人免于疼痛。

因为, “免于疼痛”是基本人权。

>> 主文:

国际疼痛医学会近来一直积极倡导 “免于疼痛是一种基本人权,而医生在人道上必须尊重这项人权。”这促使近年来疼痛管理成为了医疗人员最重要的必备培训之一,同时必须有一套标准的作业准则。即无论疼痛管理是否具有治愈疗效,医疗人员都必须为病人进行减痛、免痛、无痛的医疗处置。

癌症与疼痛及不适总是息息相关,长期的癌痛往往会演变成忧郁症、焦虑症,这将会加速病情的恶化,因此做好良好的疼痛管理,尽可能降底癌患者所面对的疼痛降低在能控制的范围,将可以大大的提高癌患者的生命素质。


>> 疼痛管理超越一切

生命线协会副会长冯以量曾从事安宁辅导员及医疗社工服务长达七年,他曾照顾超过800位末期病患。他说,在马来西亚,因为政府的不关注、人民的不了解、体系的不完善、医疗的不专业,导致我国很多患上癌症的末期病患都在极烈的疼痛之下,离开人间,那其实是很惋惜的。

“在先进医疗辅助下,如果病人有接受适当的疼痛治疗(pain management) 之下,病人无需24小时承受着“极烈”的疼痛。大部分的病人,甚至在我的临床经验里,大约有75%的病人在适当的疼痛治疗照顾之下,都不那么疼痛。疼痛虽没有完全消除,但却是在他们可以承受的痛楚程度上。”

以量表示,疼痛有来自很多层面,简单而言,对于大部分的癌症病患,疼痛可分为五大类。即有:
1. 来自身体的疼痛 (Physical Pain)
2. 来自情绪的疼痛 (Emotional Pain)
3. 来自关系的疼痛 (Relationship Pain)
4. 来自灵性的疼痛 (Spiritual Pain )
5. 来自财务的疼痛 (Financial Pain )

他指出,不同性格,不同情境,不同背景的病人都拥有不同的疼痛程度;而医生主要的职责是确保病人可免于承受肉体上疼痛。但即使解决了肉体上的疼痛,癌症病人依然会因为其他层面的疼痛(如上述所言)而出现沮丧、悲观及忧郁的情况。

“之前在慈怀病院(hospice)里,我的工作就是要评估末期病患的疼痛,(这五种的疼痛),常要和医生、护士联结合作。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整体性的疼痛治疗方式, 而不仅仅着重于身体的疼痛。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评估,才能真正协助末期病患面对自身的生命以及死亡。”


>>无知怀疑误解,阻碍疼痛治疗

在马来西亚依然有很多人对止痛药存有很大的误解及无知,因此对止痛管理的“无知”及 “怀疑”让癌症病患,特别是末期患者及家属需经历很多过程上的障碍。

以量说,在癌症治疗上,特别是在临终关怀的时候,永远都需要把病人的身体痛苦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调查都清楚显示末期病人最大的关注是身体上的疼痛,因此,生理上的疼痛治疗必需能够发挥最大的效应,给予病人最大的止痛功能,在成功止痛后,我们才和病患慢慢探索其他层面的疼痛。”

很多病人及家属皆会担心药物成瘾的问题,但捱痛并无助于让病情好转,反之因长期的痛苦下,让病人失去对生命信心。以量表示,信任是医疗团队以及病人和家属最关建的元素,“我们必须努力让病人信任我们、让病人的家属相信我们的临床经验,同时我们也会聆听病人和家属的恐惧、担心、关心等。”

所以“聆听”永远都是“信任”最好的桥梁。而身为社工,很多时候都是扮演着“医疗团队”以及“病人和家属”这两方的桥梁。

至于药物成瘾的问题,以量指出,以他过去的经验,他不曾看过一个病人过量索求服用。“一些病人或许有面对激烈的癌痛,而通常只有吗啡类药物可以为重度疼痛止痛。但所有服用吗啡的病人,如果生理疼痛受到控制的话,他们都要求减少服用吗啡。只有很少部分有吸毒前科的病人,才会继续要求加量。而这些病人通常都是有吸毒前科的背景。”


>> 安宁服务缺乏,临终关怀无法尽善




癌症已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生命杀手之一,癌症患者特别是末期癌患的安宁治疗因为设备的不足,体系的不完善,专业人士的缺乏,总无法为病人提供最好的临终服务,特别是为癌患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以量指出,在马来西亚别说安宁服务的社工、辅导员,就连安宁服务护士及安宁疼痛管理的医生也非常少。

“我们大马公民值得拥有更好的善终。也需要更好的安宁服务。所以,这方面,我们需要共同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及推广,让更多人注意到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

在临终关怀服务下,医生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将帮助病人治疗身体上的疼痛,而辅导员、社会工作者、协谈义工、宗教师需要走入末期病患心灵,一同和病人探索哪些疼痛在困扰着。

“能够转化的,我们一同去转化。不能够转化的,我们一同去尊敬这些生命面相。不过,不是所有的疼痛我们都期待病患能接受现实、要病人去释怀。只要病人有自主地决定要何时烦恼、要何时不烦恼,那么也是一种成长。因此,一同去悲伤、一同去经历悲伤、一同和病人同在,让病人知道他的疼痛有人懂、有人看见。”

“我们的基本目标是期望我们的末期病患有足够能力去应对障碍。应对 (coping) 并不代表solving (解决)有时候已经很多事情已经无法解决,所以只需要学习如何应对。”


>> 强大心理建设,家属为病人后盾

在一些癌症末期的个案中,除了病人,照顾病人的家属也是不可忽略的对象,一些家属在长期照顾病人下会出现忧郁的状况,而有些家属比病人更不能接受真相, 家属需要有怎样的心理建设,在照顾病人的时候,家属可以如何给予病人更好的慰藉?

以量表示,除了病人的全程照顾,安宁服务也提供全家照顾。 

“家属有几个角色,不仅仅只有照顾者的角色。譬如:照顾者的角色,做出决策的角色,提供财务能力的角色,需要大量依附的角色(譬如小孩、或能力弱、智障的家属)。而扮演不同角色的家属都需要陪伴、支持,而每个角色里,都有不同的挑战。 

“我们通常鼓励病人以及家属沟通。说出:“谢谢你”、“我爱你/我会永远记住你”、“对不起/请原谅我/我原谅你”、“再见”,往四个大题目的方向走去。” 

以量说,每个病人都是很独特的。“就像我们每个活着的生命一样独特。所以,我们要非常尊敬生命、尊敬面对死亡时所展现的各个需求。”

“一般癌症病患渴望的是什么?如果往五大疼痛的层面去探讨,就可以有一个所以然。”

1. 身体疼痛 - 病人渴望自己的身体疼痛快点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快点解脱。不要拖拖拉拉。

2. 情绪疼痛 - 渴望自己的情绪痛楚,不要一直困扰。想要好好哭一场、不要忧郁,想要好好骂一场,期待自己不要一直讨好大家。

3. 关系疼痛 - 渴望和人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况。太亲密的关系让人窒息、太疏离的关系让人焦虑。

4. 灵性疼痛 - 渴望知道自己去世后可以去那里,渴望知道自己面对的所有疼痛是否有意义、有的解释。

5. 财务疼痛 - 渴望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所有的花费、不要成为家人的负担、而拖累大家、害了大家的未来。

所以,要了解每个人病人是属于哪一种痛。再加上,很少病人只有一种单一的疼痛,通常都是会混合几种层次的疼痛。


>> 末期癌症不主张急救

在提供安宁服务多年经验,以量见证了无数生命的离开,在死亡的巨轮下,生命总是显得如此脆弱。很多时候在面对死亡的关卡,是否给予急救,在法律及人道的说法总是不一,到底,是要让病人有尊严的离开,还是坚持为病人急救,而最终,是应该尊重病人的权力,还是以家人的决定为依归?

以量说, 一个病人的生死应是由病人来决定。 要不要急救,他可以事先在文件上说好。

“如果他已做好决定,家人是无法反对的。我们也不会听从家属的意见,因为生命是属于病人。万一,病人救回成为植物人,我们就变成是帮凶。而又如果万一,家属弃之不理,植物人的病人就是医院要照顾的资产了。”

“但如果一个病人没有做决定。他昏迷。要不要急救,不能仅以家属来决定。医疗团队(医生、护士以及社工)需要和家人做一个紧急会议,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提供相关的资讯,好让病人的家属做出最适当的决定。我们会尊重家属的决定。”

以量认为,对于严重的末期癌症,他不主张急救。


(由新加坡Tsao Foundation赞助、澳洲导演拍摄不同国家关于疼痛的部份,以提高大众对癌痛的醒觉,有兴趣读者可浏览http://www.lifebeforedeath.com/movie/training.shtml)


(全文摘抄自:馮以亮部落格http://networkedblogs.com/Ak9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