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星期四

全球的趋势是从天然、自然领域,找出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資訊分享【癌症整合輔助療法】.07. ——“一个尽职的肿瘤科医师,一定不会满足于现有的癌症治疗方法。”

——“其实原理殊途同归,所做评估的技术平台都一样,都是消除癌干细胞、多靶点,效果奇特。当然,目前只是做些西医辅助疗法,以后的发展要看人类的智慧。”(台灣賴基銘醫生)

台湾肿瘤权威专科医生、高级研究员赖基铭医生
* * * * * 文章節選 * * * * *

赖基铭医生研究癌症的整合治疗多年,在台北举行的『二零零八复方THL国际研讨会』上,他的『中药天仙液的抑癌机制——分子多靶向抑癌效应及消除癌干细胞』的研究报告引起医界相当的关注,促使他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台湾医学会这样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发表。

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赖基铭表示,一个尽职的肿瘤科医师,一定不会满足于现有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开刀、放射治疗等,事实上都没有为癌症病人找到根本的转机,“我们没有根本救治的良方,一定要寻找其他的辅助方式。而全球的趋势是从天然、自然领域,找出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作为在美国训练的肿瘤科医师,赖基铭就学时接受完全的西医理念和训练,赖基铭表示,出于个人好奇,对现代治疗方式的不满,不断寻找新方法。美国率先采取癌症治疗走出纯粹西医领域。美国国家卫生院早在一九九八年就成立了“NCCAM”(国家辅助与替代医疗中心);日本二零零四年也成立了二十五个各类型整合辅助医疗协会,并有超党派的八十五位国会议员共同发起成立『整合辅助医疗委员会』,还在澳洲悉尼成立整合辅助医疗会议亚洲组织。

赖基铭的研究院搭建二种不同的技术平台,一是对类癌干细胞消除作用的技术平台,一是通过分子多靶点来调控癌细胞。除了“天仙液”,赖基铭还研究台湾的牛樟芝;与大陆合作的一种尿素提炼等。他表示:“其实原理殊途同归,所做评估的技术平台都一样,都是消除癌干细胞、多靶点,效果奇特。当然,目前只是做些西医辅助疗法,以后的发展要看人类的智慧。”

——節選自《2008天仙液国际研讨会——台湾中医药跨出重要一步》,文/ 姚建江(刊登于《亚洲周刊》2008年)

(赖基铭医生小档案:台湾血液肿瘤科专家、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员。)



必须慎选经过严格检测并证明安全的中药


資訊分享【癌症整合輔助療法】.06. ——【草本药物选择“SEE”原则】(台灣孫苓獻博士醫生)

——『只有经过严格检测并证明安全食用的药物,才会批准人体临床实验,而中西药之间,中药总是要经过特别多的磨难,特别多的严格测试,所以安全和有效性就更加稳定。』

台湾中西医整合肿瘤医师孙苓献博士
——『“安全”并非指“见证”,而是经过医学验证和临床试验的方法和药物,科技越新越好,但吃进肚里的药却是越老越好。』

(孫苓獻博士醫生小檔案:北京振国中西医結合肿瘤医院副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台湾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生)

* * * * * 文章節選 * * * * *

1998年,美国正式成立国立整合辅助医疗中心,引入中医疗法、印度瑜伽医学、中草药物等替代疗法,包括针灸、气功、营养疗法、心理治疗等辅助疗法,形成中西医整合疗法,治疗癌症。

孙苓献透露,一般人面对癌症时,除了采用医学疗法,有40%改变生活习惯,60%则吃辅助品调养健康,显示人们已不再采用单一疗法,但这些所谓的 “整合疗法”其实是“凑合疗法”,有些甚至道听途说,犹如死马当活马医,缺乏逻辑判断,瞒着医生偷偷寻找和使用其他旁人强力推荐甚具疗效的“凑合方法”。

他强调,治疗癌症固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但也要懂得听取第二意见,要了解并选择真正的“整合方法”,不是“凑合方法”。

在整合辅助治疗中,他向来鼓勵“医不分中西,惟效是尚”——不论中医或西医,效果好最重要,所以他提倡一套选择有效和安全整合疗法的“SEE”原 则,即“安全性”(safety)、“有效性”(efficiency)和“经济性”(economic),而相比之下,化学药物和草本药物之间,后者确然符合这3大准则。

他逐一解释,“安全”并非指“见证”,而是经过医学验证和临床试验的方法和药物,科技越新越好,但吃进肚里的药却是越老越好,因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药,表示有很多人在你之前当了“白老鼠”,证明了有关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他说,只有经过严格检测并证明安全食用的药物,才会批准人体临床实验,而中西药之间,中药总是要经过特别多的磨难,特别多的严格测试,所以安全和有效性就更加稳定。

至于经济性就更简单,看看目前各种各样的癌症治疗方法,越新的药物,越先进的科技,价格往往也让人越脚软。

孙苓献主张整合疗法,绝不排斥拥有科学鉴定的西医疗法,但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存有“副作用、抗药性、复发率高”3大问题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化学药物用久了,癌细胞就会突变,避开这些药物的攻击,不再害怕这些药物。一旦产生抗药能力,化学药物就无效,病人就得换药。”

“换药”意味“新药”,而“新药”往往就是“更加贵的药”,可惜越贵并不等于一定有更好的疗效。再来就是许多病人在癌症复发后,加速死亡,就是因为癌细胞转移到其他器官,所以根本问题就是阻止它转移和复发,而不是针对单一靶点杀死它。

——節選自:『与癌细胞亲密相处』——孫苓獻博士【放下癌恐懼III】 抗癌講座報導 (南洋商報·副刊【健康第一】2010/09/02報導)

常规治疗合并优质中药可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


資訊分享【癌症整合輔助療法】.05. ——<中西方醫學抗癌不同之處>(節選自《突破癌症治療瓶頸的漢方》阿部博幸博士醫生,日本)

——『若能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的同時,也能合併服用某些優質中藥,不僅可提高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的效率,還可大幅度減輕其副作用。如果病人在接受手術的同時,也能合併服用某些優質中藥,由於手術而導致的衰弱和損傷,將可在短期內迅速復原。』


* * * * * 文章節選 * * * * *

眾所周知,中國醫學是經驗法則的累積。若以『將實踐與經驗的結果系統化』的觀點看來,中國醫學也具有高度的科學性。相對的,西方醫學則是推論、驗證的累積,因此兩者的科學性可說截然不同。換言之,中國醫學重視的是臨床經驗,而不太重視研究室的實驗。

西方醫學根據『理論上只要運用三大療法(手術、放療、化療),即可逐漸治愈癌症。如果三大療法能夠運用得當,將可有效地治愈癌症。』之理念,進而展開抗癌戰爭。儘管西方醫學理論在推論、驗證上可以成立,然而實際上卻是窒礙難行。

中國醫學的優點在於重實際而不局限於理論。對於此點,王振國先生曾作出以下的說明:『中醫用於腫瘤治療的各種方法,一切均是實踐經驗的總括,而且都是在實踐中驗證過的。總之,這些方法並非源於假設或推測。』

當然,西方醫學也非常重視實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西洋醫學從未忽視實際狀況,卻往往因為理論的影響,而無法正確掌握實際狀況。

這並不只是西方醫學的問題,現代科學的弱點已從各個層面浮現出來。

由於中國醫學著重實際而不局限於理論,它的優點也從各個層面呈現出來。

許多中藥本身均具有『抗腫瘤活性』(治愈癌症的能力)。舉例而言,包括我現在所使用的植物性抗癌中藥,以及作為輔助的動物性藥材,這些均對癌細胞有直接或間接的殺傷作用。這些藥材用於癌症治療已有長久的歷史,然後再由專家嚴格篩選而成,並非從理論或實驗而來的。

大多數中藥均具有滋養強壯作用。若能妥善運用此一優點,除了可調節免疫力之外,還可制止癌細胞的發生、抑制腫瘤的成長、預防癌症,同時還可使病人恢復抗癌不可或缺的『體力』。

此外,若能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的同時,也能合併服用某些優質中藥,不僅可提高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的效率,還可大幅度減輕其副作用。如果病人在接受手術的同時,也能合併服用某些優質中藥,由於手術而導致的衰弱和損傷,將可在短期內迅速復原。——(節選自《突破癌症治療瓶頸的漢方》阿部博幸博士醫生,日本)